文运同国运相连,文脉同国脉相连。习总书记曾强调:要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底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了卓然屹立于世界的精神财富,而建立在五千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非遗,汇聚传统文化精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记忆,是历史文脉的延续。责任企业东易日盛,是文化传承者亦是非遗守护者,“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人文理念是东易日盛集团与非遗不谋而合的共通之处。正是“缘”自与此,他们创造以及碰撞了专属于东易与非遗的故事。
2018年12月19日,东易日盛集团作品《东易清明上河图》被北京传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收藏并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典礼。东易日盛集团的“非遗故事”在此刻绽放绚丽烟火。
非遗丨文化之魂,民族之根
提到“非遗”这个名词时,往往有人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概念。中国民族非遗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传世技艺非遗中心主任朱连强在《东易清明上河图》的收藏及表彰典礼上给予了我们一个清晰明了的解释:“非遗,就是没有被西化、西方文化侵蚀不动的产物”。
了解非遗,从精准数据开始。“非遗”这一提法到2018年已经有15年的历史。第一次大规模开展了全国性的非遗普查活动,普查出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截至目前,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5550项省级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五批306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先后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40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保护非遗,从了解体系开始。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 + 省 + 市 + 县”共4级保护体系。包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4个市级非遗名录、2853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文脉碰撞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即文脉,几千年来无论风华魏晋,还是唐宋风度,都镌刻着非遗文化这一精神生产的痕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记录了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形成了一整套独特文化传统和民族价值体系。
非遗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与其说“非遗”是一种艺术,不如说非遗是一种渐渐被我们所遗忘的生活方式。非遗项目代表着过去生活方式中的美好以及社会民俗的变迁,它存在于历史中,更应该存在于当下的每时每刻。
东易日盛集团,致力于为当代人们打造高品质生活方式的同时,不忘用艺术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一幅《东易清明上河图》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将我们身处的时代与古代联系起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尘封的宝藏再次焕发光彩,让古人的智慧生活方式重新获得新生,让属于历史的非遗,“活”在当代。《东易清明上河图》这幅超越时空的佳作,以文化为力量,以生活为核心,让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精神交汇碰撞,将过去与现在紧紧联系,东易日盛,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穿越时空的碰撞。
传承非遗是东易文化的自信与担当
建筑以及家居是承载非遗最多的载体,家装是做非遗整体性保护最合适的载体,当我们讲到非遗是一种生活方式传承的时候,我们在说些什么?举个例子,说起包饺子的文化,或许很多人只是想要了包饺子的技术以及饺子的样子,而却忽视了其背后最核心的意义: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气氛,男人和面女人包,孩子摆放整体,一家人有说有笑,这个画面,是一个家的“团结和凝聚”。
东易日盛集团要做的是对非遗进行“整体性保护”,所谓整体性保护,就是一种环境氛围与生活方式的营造以及传承,东易日盛集团将非遗之美转变为一种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新时尚,让非遗重回当代生活,打造极致的生活体验。
国家文化自信的表现 企业文化自信的表现 东易人自信的表现!
非遗,是国家文化自信的表现,传承非遗,也是企业文化自信的产物,同样更是每一个东易日盛人的自信,未来的路还很长,保护非遗的路还很长,东易日盛集团作为家居产业的龙头,将会肩负起这份责任,将厚重的文化融入家装,与非遗人一道,将“非遗之美”融入现代生活。东易日盛呼吁:保护非遗 保护民族记忆。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非遗的生命在生活,东易的使命在于传承,东易日盛集团鼓励更多的人与我们一同加入传承行列,把非遗融入生活,让非遗千秋万代的传下去。